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内时数:36     
学    分:2        
开课年级:五年高职四年级
开课学期:五年制第七学期
使用教材:《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版)杨丽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的素质教育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促进青年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良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为走向将来的工作岗位作好铺垫。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多方面猎取知识、博采众长,使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3、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成为新型的新世纪人才并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作铺垫。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人生课题。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对情绪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调节,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度过大学生活。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懂得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篇:健康综述篇(2学时)
    1、心理与健康
    2、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症状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第二篇:环境适应篇(2学时)
    1、认识大学新环境
    2、积极适应新环境
第三篇:自我意识篇(4学时)
    1、认识自我
    2、接受自我
    3、完善自我
第四篇:学习成才篇(4学时)
    1、学习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人际交往篇(4学时)
    1、人际交往——心灵沟通的钥匙
    2、人际交往的障碍及其克服
   3、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
    4、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
第六篇:恋爱心理篇(4学时)
    1、正确理解和认知爱情
    2、克服恋爱中的心理障碍
    3、爱情挫折及其调试
第七篇:情绪情感篇(4学时)
    1、情绪与情感的认知
    2、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3、情绪情感的培养
第八篇:个性完善篇(4学时)
    1、个性心理结构的认知
    2、不良个性的克服
    3、个性的完善
第九篇:求职择业篇(4学时)
      1、职业的选择与设计
      2、求职前的准备
      3、面试的技巧
      4、步出求职中的心理误区
机动(2学时)
课程小结与考核(2学时)
 
四、教学参考书:
1、杨丽主编:《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胡凯著:《大学生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 人民出版社 
3、雷敏著:《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 中南大学出版社 
4、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黄希庭、郑涌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龙建成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